展恒理财微信公众号 展恒基金APP 会员服务热线:4008886661
展恒资讯 展恒观点 精彩活动 展恒公告

【第356期】财富“私”维丨风禾资产--量化基金突出重围

  • 发布日期:2016-12-30
  • 来源:展恒理财

本期导读


风禾资产 创始人 王黎博士


   本期展恒财富“私”维的重磅嘉宾是量化多策略代表人物,风禾资产的王黎博士,说到王黎博士很多投资者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稳健,其实对于风格比较激进的产品,王黎博士也可以非常完美的运作,斩获年化30%的收益。无论是稳健还是激进,对于风禾来说,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低回撤,那么今天拥有1博4硕的学霸基金经理王黎博士将来到现场为投资者分享他的投资经验。

 

风禾资产成立于2015年,2016年初正式开始发行产品。专注于量化多策略投资,从各个资产类别入手,包括股票、大宗商品、债券和现金管理等,统一进行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在投资逻辑上,风禾也从各个角度,包括基本面,技术面,交易层面和长期的宏观层面,多个维度对市场进行投资和交易。目前风禾量化投资团队有20余人,一半以上都是硕士和博士学历,背景以理工科,包括物理、数学、计算机为主。

 

一博四硕 — 分散风险

王黎博士出生在北京,因参加奥赛比赛获得全国奖项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凭借自身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结果2001年美国赶上了IT行业危机,很多IT从业人员都失业了,所以才想再读1个学位,后来进入到全美排前十名的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王博表示在博士期间,读了统计,金融工程,工业工程,运筹学连续4个硕士。其实完全是来源于当时的危机感,这也跟我的投资理念有关--分散风险。经历过2001年的波折以后,本来想在美国走一个非常稳健的道路,在美国唯一的铁饭碗就是当教授。所以拼命发文章,抓住一切机会与老师合作,在毕业的时候,一共发了15篇文章,是全校发文章最多的学生。因此很多学院都给我发了教授的offer。

 

 

阴差阳错 — 走上投资之路

王博说:本来我应该顺理成章地走上学术道路。然而阴差阳错,当时趁着有免费机票和酒店,抱着去玩一玩的心态,到旧金山参加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巴克莱全球投资的一个面试。我参加面试后发现这个团队非常有趣,一共100多人,一半以上是博士,甚至有一些终身教授辞掉工作来到这里工作。整个团队全部用量化的方式在做全球的投资,100多人管理了4000多亿美金,折合人民币上万亿。这就是量化投资的优势,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极大地扩大了人的管理。

我本身最喜欢的爱好就是炒股票,也曾经试图把炒股票和我的专业建模联系到一起,所以当时来到这个团队里就很兴奋,因为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爱好联系到一起,最后犹豫再三,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定,放弃教授职位,加入华尔街的巴克莱。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们部门一共裁掉了30%的员工,而我当时在公司里拼命的工作,表现的非常好,不仅没有被裁掉,还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成长。负责做亚太和新兴市场,做股票市场的建模,两个基金都获得年化超20%的收益。回国之前的一年,负责大中华区的基金经理,但因为QFII额度有限,只拿到一两亿美金的额度,对于我们千亿级别的规模显然是杯水车薪,所以非常遗憾。

 

 

离开华尔街 — 放弃高薪,回国创业

2012年我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离开美国。2010年国内推出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当时感觉非常兴奋,这些是海外成熟市场必备的交易工具,可以进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2012年初,犹豫再三,我把工作辞掉,在杭州第一次创业成立了杭州龙旗科技,作为主要创始人和主要股东,并担任首席投资官和首席技术官的职位。公司发展的非常迅速,2013年推出第一支产品,不到2年时间,规模已经从4000多万跃升到了70多亿。图中红线是股票市场的策略,年化将近20%的连续收益。

 

 

重新出发 — 风禾成立

  • 顶尖团队

    但由于是第一次创业经验不足,因为发展理念的不同,我去年年底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风禾资产。在国内培养的投研团队从2012年就开始跟我一起工作,在投资,研发,建模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带着这个团队一起重新组建了风禾资产,我们在今年2月正式发了第一支产品,到目前为止人员一共20多人,其中16人做研发,这里面博士硕士一半以上,背景以理工科为主。另外还有4为海外名校的教授做我们的顾问,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源源不断的带回风禾。

    风禾发展的非常迅速,从今年2月份正式发行产品以来,发行近20个产品,跟国内很多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从早期和我们合作的展恒理财,到后来与各大券商和银行都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目前产品将近10亿规模,预计在春节前达到15亿左右的规模。

  • 优异业绩

    在产品设计上,我们推出了稳健型和激进型2种产品。下图蓝色线为激进型,主要是和券商合作发行的,从2月中到现在净值在1.25左右,年化收益接近30%。红线是最早和机构合作的产品,从3月份到现在净值1.12,年化15%左右。大家都知道今年市场非常动荡,不论是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还是债券市场。但是因为采取多策略的模式,所以我们的收益很稳健,把12%-30%收益的回撤控制在2%,在市场上所有私募量化团队中,是屈指可数的。

 

 

Why对冲基金?

 

    在海外,对冲基金是投资者或机构进行资产配置的部分。对冲基金起源于1949年的美国,对冲基金之父Alfred Winslow Jones第一次提出了对冲的概念,它颠覆了传统的单边买入持有策略,先买一部分股票再卖空一部分股票,把买和卖结合在一起,把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冲掉。市场的大势即为系统性风险,如果整个市场大势不好,即使是好的股票也很难幸免,只是跌幅少,从绝对值来说虽然是在亏钱,但它比市场好。如果把难以预测的市场因素去除掉,在可预测的因素上获利呢?这就叫做对冲,在股票和市场大势之间获得差价。

     从1949年提出到1968年,Jones的基金已经获得了将近50倍的收益,它通过买卖把系统性风险对冲掉,再经过加杠杆放大收益。截至2015年,全球对冲基金超过1万多家,管理规模2万亿美元。对冲基金追求的不是高波动,而是通过对冲达到一个非常稳健的收益,所以在海外对于对冲基金的投资,其实最多的还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对收益波动要求非常高。

     美国的对冲基金的最大投资者是养老基金,大家知道养老基金是风险偏好最保守的团体,一旦亏钱涉及到很多人的生计问题,所以非常保守,其次是FOF,还有机构等。可以看出从美国外对冲基金投资者中,稳健型投资者占了主导地位。

 

     从美国角度来说,个人高净值客户配置财富时股票的多头和对冲基金基本上是旗鼓相当的,因为对冲基金可以提供一种可市场涨跌无关的一种,其投资逻辑不依赖与市场涨跌,作为资产配置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但在国内,高净值客户的最大的资产配置是在房地产上面,占了65%,除此之外,股权投资占10%,而对冲基金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总共占了1%左右的配置。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选择离开美国回国的原因,对冲行业在国内刚刚开始,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大。

 

量化基金的挑战 — 突出重围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量化投资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很多非常优秀的策略在2015年以后出现了长期的横盘,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并不是他们的策略不能工作,从2015年7月,在市场大跌的情况下,年底出现了股指限仓政策,使得对冲系统性风险对变得非常困难。

从对冲基金的五大类别上,最大的股票多空这一类别无法在国内市场运用,对于量化和对冲基金,怎么样才能突破重围呢?我们采取多策略的形式。从2012年开始,我就计划打造全面不偏科的资产管理公司在风禾这个平台上,所有产品全部是多策略的,所有同时在运行,因为永远不知道那个策略会工作。虽然不能预测每个策略挣钱还是亏钱,但是这些好的策略综合在一起,只有他们都不工作的时候我才会亏钱,这样就可以把风险很好的分散开。所以这就是我们主要的投资者理念,从不同的标的:股票、大宗商品、债券、现金管理等,到不同的投资逻辑:有的策略抓长期的宏观趋势变化,有的趋势通过分析公司基本面,有的通过分析交易层面,盘口变化和交易层面变化的信息,从各个维度,从低频到高频进行投资。

 这样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任何单一的策略,它的夏普率可能是2,当把他们综合在一起,他们就可以从2提高到3,如果一个夏普率为3个策略,在海外属于非常优秀的策略。

 

2017年展望

 

对于2017年来说,首先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现在有明显的去杠杆趋势,流动性降低的宏观环境。房地产和债券机会不多,在整个去杠杆和消除流动性的环境下,在经历了房地产和债券的牛市后,在美国明年加息预期非常明确的环境下,这两类资产的机会不多。整体来看,股票和大宗商品还会有一些机会,现在股票市场虽然在下跌,现在是一个股债汇三杀的状况,人民币在贬值,股票再下跌,债券也在下跌,这是一个不可能永远持续的事情。从海外的角度来看,我以前做日本市场的时候,非常明显,日本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理性的市场,看日元的汇率,每当日元兑美元出现贬值时,日本国内市场则会出现上涨,股票市场马上大涨;当日元升值时,日本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以出口为支柱,一旦日元贬值,日本工厂的国际竞争力则上升,一旦日元升值,市场则下跌。中国也类似,很多企业出口占利润比重大,股债汇同时三杀的情况只能是近期情绪性的反应,如果明年一直持续的贬值,对国内公司盈利状况有利。现在从各个指标来看,很多公司的盈利已经在走稳上升,只不过暂时收到情绪影响,从我们自己的配置上来说,2017年股市不见得会出现大涨行情,但预计会出现小牛,商品来说会是比较震荡的一年,房地产我们则不太看好。